2012年10月17日晚,會計學院在沙河校區學院7号樓115舉行了本科生“學術創新實驗班”開班儀式。會計學院院長孟焰教授、副院長袁淳教授、吳溪教授和四位項目負責教師王彥超、陳運森、王春飛、宋順林,團總支書記林藝茹老師以及2010級入選第五屆“科研創新論壇”和2011級入選“科研創新孵化班”的同學參加了本次活動。開班儀式由王彥超老師主持。
會計學院作為我校财經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試點單位,多年來一直重視本科财經應用型人才的多樣化培養,結合學院改革實踐,結合近幾年“本科生創新學術論壇”的成功經驗,創辦會計學院本科學術創新實驗班。具體分為“低年級學術創新素質孵化”和“高年級學術創新能力提升”兩個培養階段。首先,從二年級本科生中選拔25名左右對科研學術科研有着濃厚興趣的學生進行專門輔導,在前期“孵化”的基礎上,選拔産生具有濃厚科研興趣和潛質的三年級學生,吸納進入“本科生學術創新論壇”(共計35-40名)使學生更多地了解會計學科前沿,加強創新思維訓練,全面提升學生的科研創新能力。本次學術創新實驗班通過自願報名、公開筆試、綜合考察等方式,共遴選了“科研創新論壇”學員36名,“科研創新孵化班”學員28名。
開班儀式上,會計學院院長孟焰教授首先發表講話。孟院長對“學術創新實驗班”的啟動表示祝賀。同時,介紹了本屆學術科研創新論壇的運營背景,指出這是一場旨在促進會計學院本科生投身科學研究的論壇,學院将為同學們提供充足的教學資源,以提高會計學院本科生的科研素養。通過簡述該項目的由來、發展過程以及以往的優秀學員的成績,孟院長表達了學院對學員的期許,他希望學員通過刻苦的學習和訓練,培養實踐思維,培養多角度分析問題的視角;團結協作,在學習與實踐中錘煉自身品格;完善自身知識結構,争當拔尖創新人才。

孟焰院長緻辭
随後,2010級科研創新論壇學員與2011級科研創新孵化班學員分别在各自輔導老師的帶領下進行了第一次讨論。
在科研創新論壇上,王彥超老師對本項培養方案進行了進一步解讀,指出面向2010級的培養目的主要是引導同學們培養科研素養,進入大樣本研究的實證研究領域,并希望同學們能在一年之後以個人或小組的形式發表論文。随後,王春飛老師講解了對于學術文章的分析思路,并向同學們舉例說明了論文研究方向的選題,鼓勵同學們關注政策發布對于經濟行為的影響。接着,王彥超老師以“三元收購三鹿”為案例,向同學們展示了案例分析的思路。最後班内36名同學随機分為九組,老師們布置了下次上課的小組讨論作業。
王彥超老師和王春飛老師為科研創新論壇學員開始第一講
在科研創新孵化班上,陳運森老師首先指出孵化班的主要目的是拓寬同學們的視野。對此,陳運森老師向同學們推薦了一系列能夠啟發思考的書籍和網站,這些推薦的書目、網絡資源涵蓋曆史、社會學、哲學等各個領域。随後,宋順林老師介紹了自己的學術經曆,将自身的學術經驗概括為本科階段的“無知”、碩士階段的不知自己“無知”,博士階段的知自己“無知”三個階段。
陳運森老師和宋順林老師為科研創新論壇學員開始第一講
本次活動為本學年會計學院“學術科研創新論壇”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通過初次接觸,學員對培養方向有了了解,學院領導和老師們也對學生寄予期望,會計學院将在接下來的論壇活動中促進同學與老師們的深入交流,為學院本科生培養尋找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