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所在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正文

會計學院成功舉辦第八屆學術創新實驗班啟動儀式

發布時間:2019-10-28
浏覽:

10月21-23日,會計學院舉辦了第八屆本科生學術創新實驗班的啟動儀式。本屆學術創新實驗班分别從2017級本科生遴選了32名有一定學術研究潛力的學生加入學術創新論壇,從2018級本科生中遴選了30名同學進入低年級學術創新孵化班。

10月21日晚6:45,新一期的學術創新論壇在主教509正式啟動,創新論壇班主任鄭登津老師,2018級輔導員林藝茹老師以及入選本屆“學術創新實驗班之創新論壇”的2017級同學們參加了本次活動。啟動儀式由學院林藝茹老師主持。

開班儀式上,鄭登津老師首先對入選本次論壇的同學表示了祝賀。随後,鄭登津老師闡述了他對學術研究的理解,學術研究都是非常辛苦的一條路,要“守得住寂寞”,但學術研究可以讓我們在某一個領域走得更加專注和長遠,也能讓我們看待問題時更加冷靜、客觀。他強調做學術也既要研讀文獻,掌握方法,也要關注時事,新聞可能是研究靈感的來源之一。

2017級本科生學術創新論壇班主任鄭登津老師發言

10月23日晚7:00,2018級本科生“學術創新孵化班”開班儀式在學院南路校區主教310舉行,會計學院案例中心主任趙雪媛教授、新一期孵化班班主任王百強、2018級本科生輔導員林藝茹老師出席了開班儀式。

王百強老師簡要地介紹了課程的内容與要求。随後王老師用四個案例啟發同學們發散思考,并加以點評,以此告訴大家每一件事情、每一種行為自有一套邏輯支撐的理論。研究社會科學時,黑格爾的至理名言“存在即合理”是貫穿在科學體系中的一種觀念。而作為社會科學的研究者,便是在認定事實背後理性的存在時尋求解決辦法。所謂理性,有三個關鍵點:當時的時點上;他/她認為;在給定約束條件下。因此,一些看似不可理喻的沖動行為往往是效用函數在不同時點上發生變化所緻。随後,王老師又以是非洲農民的種植選擇和秘魯農民的毒販故事為引,告訴大家行為是踩着理性的階梯展露給外界的表象,欲解其道,必先知其理,悟其真。王百強老師用内容豐富且充滿思辨的第一課,讓二年級的創新孵化班同學初步了解了社會科學,了解會計學研究,在同學心中埋下了學術創新的種子。

2018級本科生學術創新孵化班班主任王百強老師發言

至此,第八屆學術創新論實驗班啟動儀式圓滿結束。長期以來,會計學院非常重視本科生深度思考能力與創新能力的培養,2008年創辦了學術創新論壇,2012年學院整合第二課堂資源,以應用型本科生創新人才培養試點改革為契機,将學術創新培養延伸至低年級,創辦了本科生學術創新實驗班,對學生進行低年級創新孵化與高年級創新論壇的分階段培養。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