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27日在主教樓10層大會議室,孟焰院長作為教學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組織召開了會計學院教學管理委員會專門會議,讨論研究了2011級會計學院本科學分培養方案。參加會議的有包括會計學院的其他院領導、正副系主任、實驗室主任以及教學管理辦公室主任、辦公室主任在内的所有教學管理委員會委員,會議中他們逐項讨論和審定了每門課程的名稱、開設時間和前後的邏輯關系。
年初,會計學院為貫徹和實施學校财經應用本科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中成立的課程體系改革專門工作組的會議精神,明确把會計學院教學管理委員會的全體人員專設為會計學院的課程體系改革專門工作組成員,不僅進一步細化了教學管理委員會的工作流程,也積極開展了一系列的讨論研究工作,這為會計學院制定課程體系改革方案以及2011級本科學分制培養方案奠定了基礎。

按照學校教務處2011年1月4日下發的教字【2011】1号文件《關于制定2011級本科人才培養方案的通知》,會計學院教學管理委員會讨論通過的2011級本科學分制培養方案凸顯了如下的特征:
1.精煉專業課程。原來會計學院會計學、注冊會計師方向、國際管理會計方向、财務管理方向專業主幹課程有12門左右,目前精煉到6門課,控制20學分内。
2.寬口徑夯實學科基礎。無論是公共基礎課或是學科基礎課,都根據會計學科、财務管理學科的特征,從經濟學、管理學、信息技術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寬口徑設計基礎課程。
3.凸顯了實踐課程。專業主幹課程中開設的實踐課程有4門:會計信息系統(原來的電算化會計)、信息系統輔助審計(原來的審計電算化)、ERP會計與是财務實驗課、審計實務與案例。
4.規範了選修課程。根據創新性人才培養目标,會計學院規範了7門專業選修課、選定了35門學科選修課程,供學生自由選擇。另外,對于外學院選擇會計學院的課程,本着規範和把優秀的師資和課程讓學校所有學生共享的原則,也規範了課程的名稱以及開設條件。